一、引言
1、什么是NAS
NAS聽起來比較高大上,個人理解其就是一個私有的家庭存儲,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功能的擴充。
這里引用威聯通官網的介紹:
NAS 是一個可以集中存儲照片、影片、音樂及文件等數據的存儲裝置。您可作為個人使用,或是與親友、同事共享存儲空間。NAS 可透過計算機存取,您還可使用行動 App 在手機上隨時存取檔案。相較於公有雲端服務,NAS 提供更多元、便利和有趣的功能。來看看 NAS 有哪些功能吧!
當然,除了這些功能之外,還有軟路由、虛擬機、架設網站、挖礦等用途,這里就不一一介紹,有興趣的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看到這里,請慎重思考一下,是否有必要搞一套NAS,謹慎入坑(作為一個已入坑人員的忠告)。
另外,從個人的體驗來說,需要實現各種功能,你可能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折騰,如果沒有折騰精神的請慎重選擇。
2、本文適合什么人員閱讀
本屌絲從事軟件類工作,對軟件以及操作系統等有一些基礎的了解,但是從未系統的學習過Linux、計算機硬件等內容,算作純小白一個。
本文也是從一個小白的角度來記錄自己的NAS體驗過程,適合於小白參考,請大神勿噴。
二、我的NAS選購歷程
個人入坑NAS是從張大媽開始的,在張大媽上看到相關文章后心癢難耐……。鑒於自己口袋空空,沒有入坑。前一陣,因寶寶到來,LD派發任務,要求找一個好用的相冊網站用於存儲寶寶相冊,網上考察了好多網站,均為找到合適的,要不空間有限要不擔心安全問題,最中意的谷歌相冊國內訪問又特別麻煩,一狠心,直接向LD申請資金,上NAS。
預算資金2000,超出部分個人小金庫補上。
1、個人需求
家庭相冊——存儲、共享家庭相片
私人雲盤——用於存儲專業軟件、電影以及電腦資料備份
資源下載——沒事的時候下載一下電影、學習資料等
其他——折騰一下虛擬機、容器,滿足個人好奇心
2、選購
需求明確了,那就開始shopping吧……
個人了解到,NAS搭建無非一下幾種:
第一種方案可玩性最高、價格低,適合折騰強迫症患者,自己水平有限以及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考慮,直接放棄了方案一,而且多點時間陪陪娃也是好的。
主流的家用NAS產品主要是群暉和威聯通,價格和方案一相比會高不少,主要是原帶的系統以及服務。群暉和威聯通差別也比較顯著,群暉主要是系統入手簡單,用戶體驗好,威聯通價格較低,性價比更高一些。
選購的時候無非就是盤位、CPU、內存這幾個方面,對比了群暉的DS218+、威聯通的TS-453Bmini、TS-453Dmini、TS-451D這幾個產品。其實哦最中意還是TS-453Dmini,無奈價格太高,小金庫不允許,而且感覺性價比一般,無奈放棄;群暉的同價位的和威聯通的配置上直接差一個級別,后面也直接不考慮了;TS-453Bmini和TS-451D也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了,但是453Bmini的J3455處理器有明顯的漏洞,擔心后續會有問題,直接入手了TS-451D。
因為威聯通官方對各個代理商有最低限價,因此購買之前可以先私下咨詢一下代理商,可能價格會有驚喜呦…
下面是TS-451D的官網介紹:
https://www.qnap.com.cn/zh-cn/product/ts-451d
下面是TS-451D的配置信息:
3、其他准備
並非入手了一台NAS就萬事OK了,你還需要做到以下准備:
NAS是不帶硬盤的,除非你買的時候買的機器+硬盤的套餐,否則需要提前准備好。
對於硬盤,小白沒做過研究,基本就知道一般常用的有希捷的酷狼、西數的紅盤,對比了一下,直接入了兩塊4T的希捷酷狼,接近1500大洋沒了。
TS-451D有四個硬盤位為啥我買兩塊呢?考慮如下,現階段的存儲需求不大,總文件量大概也就2T多一點,兩個硬盤放在二三盤位組一個Raid1空間也足夠用了,而且安全也有保障,用於存儲照片以及部分重要資料。第一個盤直接上一個SSD,用於安裝APP以及跑虛擬機啥的,速度應該有提升吧。剩余的第四個盤用於存儲電影、軟件等比較占空間的重要程度不高的內容,不需要組Raid,丟了也就丟了。現在三個盤位已經基本滿足使用需求,第四個盤到時候資金充裕了再補充吧,后續會直接上一個8T或者更大容量的硬盤。
這里是一個坑,想法是好的,實際使用起來卻遇到了問題。因為第一個盤用的是SSD設置的靜態卷,安裝軟件以及系統的一些默認目錄均默認放在第一個盤,每次都要修改,太費事了,而且我這里莫名其妙的發現第一個盤空間不知怎么就滿了,也查不到放了什么文件,好費心。一怒之下直接重新初始化磁盤,將組Raid1的大空間磁盤放在前面,SSD放在第三個盤位,軟件安裝時選擇路徑(忘記選擇也沒事,威聯通的應用和數據是分開的,可以遷移到SSD靜態卷)暫時用起來沒有什么問題。
SSD是直接上官網上找的推薦的型號,京東購入,選擇的是250G的,安裝個軟件啥的夠用了。
注意:硬盤只支持2.5和3.5英寸的,開始買SSD的時候鬼使神差的買了個小號的(M.2接口的),真心懷疑自己的智商。
家里有局域網等可以接入NAS的網絡環境。
TS-451D自己是帶一根網線的,但是最好提前考慮好你布設的位置,避免網線不夠長的尷尬發生。
因部分成品設備的內存較低,如要比較良好的體驗環境,建議提前升級內存(當然,后續進行升級也是可以的,但是建議一步到位),購買之前需要確定NAS設備是否支持內存升級,最大支持多少的內存,有無空余的內存插槽等。TS-451D自帶內存是4G的,最高支持8G,有一個空余的內存插槽,我這里商家直接贈送了一條4G的聯想內存(建議使用同型號的,避免不匹配的問題,我這是商家直接送的,也就不要啥自行車了)。
三、TS-451D簡開箱
1、開箱大吉
個人拍照水平實在有限,大家看看就行,請不要吐槽…
TS-451D+聯想4G內存。
側面。
打開有Welcome歡迎頁面,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上面小盒子里面的為配件,盒子下面就是NAS主體啦。
可以看到配件包含電源適配器以及電源線、一根網線、簡單的說明書以及保修卡、硬盤固定條、硬盤固定螺絲(包含2.5和3.5不同尺寸硬盤的固定螺絲)。
硬盤固定條的包裝袋已經這樣了,備受摧殘。
下面就是正宮娘娘了
塑料包裝很合體。
扒掉外衣,尺寸比實際想象的要小一些,很小巧,隨便個地方就塞上了。正面有一推指示燈,一個電源按鍵,一個USB還有一個一鍵備份按鈕。
頂部有硬盤的順序。
側面,有雲安裝的掃碼,后面會有介紹。
屁股是一個大風扇,包含兩個網口,三個USB接口,一個電源接口以及一個HDMI接口。
底部四個角都有腳墊,軟軟的…
2、安裝內存條
商家送的內存條,估計是最便宜的那種吧。如果自己入就直接買和原裝一致的了。
拆開是這個樣紙,哦也不知道哪是正哪是反。
取出硬盤盒后,在右側就能看到內存插槽了,硬盤盒是提着那個小提手往上一抬,然后抽出來即可。
來一張近照,可以看到已經安裝有一塊4G的內存了。不知道內存正反的按照已經安裝那塊的正反去安裝即可,安裝的時候將內存傾斜30度插入插槽(插貼合)然后網上一掰,聽到啪的一聲固定進去即可。實在不會的百度一下找個視頻看看就會了。
或者干脆和NAS一起買,讓商家直接給你裝好了再發貨,不過裝內存必須要開箱的吆。
3、安裝硬盤
這是買的希捷酷狼,里面還有兩層包裝,一層氣墊的一層塑料包裝,感覺上包裝很緊實安全。
拆出來就是這樣了
這是硬盤背面
不會安裝不要緊,說明書都有詳細的圖解,按照圖解來就行。
安裝完成后背面…三個固定螺絲,其實,有側邊的固定條,不用螺絲固定也可以,我這里是放上了估計就不會動了,螺絲固定一下更塌心。
安裝完成后側面,側面使用硬盤固定條固定,比較方便,直接扣上就行。
正面。
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也自帶的固定螺絲,看起來比NAS帶的固定螺絲好一些,更圓潤厚實。
對於2.8英寸的固態硬盤,安裝完成是這樣的—背面。
對於2.8英寸的固態硬盤,安裝完成是這樣的—正面。
發現安裝2.5英寸的固態硬盤,只能通過螺絲固定,側邊固定卡條是卡不上的。
硬盤安裝完成后,直接插入,把抬起的卡扣按下來即可。
四、QTS初始化
上面都設置好了,剩下的就是插網線、插電源,按電源鍵開啟我的QTS之旅。
第一次開機后進行初始化工作可以有三種方式。
建議使用第三種方式,這里也是以第三種方式為例進行說明。官網下載Qfinder並安裝,打開后搜索本地NAS設備。
雙擊搜索到的設備通過網頁訪問NAS。
首先看到的是保修服務,可以查看保修期,這里直接關閉,有興趣的可以檢查一下。
點擊【開始智能安裝向導】進行設置界面。
設置NAS設備的名稱以及密碼,密碼一定要記住。
設置時間,選擇北京時間即可。
進行IP設置,如無特殊需要,直接使用自動獲取即可。
選擇支持的平台,根據自己需要選擇,我一般使用Windows和Linux的,后面也有使用Mac的可能,所以省事一下子全選上了。
設置信息的預覽,進行再次確認,如檢查無問題,進行【啟用】。
初始化設置可能會要一會,耐心等待一下,等待完成即可。
完成之后,界面如上,點擊【到NAS管理頁面】進入NAS登錄界面。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如果提示連接不安全(你的連接不是專用連接),忽略,進行繼續訪問即可。
進入后會顯示【數據和隱私】、【使用向導】、【幫助中心】等頁面,直接關閉即可。
系統向導,會介紹系統界面各個模塊。
各種歡迎界面以及介紹頁面,可以直接關閉。
對於數據收集協議,直接選【否】,誰知道數據會干啥用呢。
至今為止,初始化工作已經完成,如果要使用還需要進行存儲設置。
在【控制台】中找到【存儲與快照總管】,進入存儲管理,進行存儲設置。這里可以看到我的存儲上掛接了三個磁盤。
說明:這里還是第一次存儲設置的截圖,后續調整了磁盤的順序,但是設置方式還是一致的。
我這里根據自己需求,建立了靜態卷和Raid1的存儲池,並在存儲池上創建一個數據卷。對於小白,建議所有磁盤建立一個存儲池(默認Raid方式),在存儲池上建立一個卷即可,這樣設置以及使用都最為簡單。此種方式可以直接參考下面創建存儲池以及在其上建立卷的操作即可,可以直接跳過建立靜態卷的過程。
另外,對於存儲設置的操作,所有磁盤上的數據都會清空,請一定注意。
在【存儲和快照】中,直接找到新建卷,對SSD建立靜態卷。
選擇靜態卷,為啥是靜態卷,之前已經講過我的思路。一般情況下默認的使用的厚卷方式,小白就直接使用默認方式即可。
選擇磁盤以及Raid類型,這里一個磁盤直接使用單獨即可,對於2個磁盤,一般建議Raid1(一主一備,存儲空間浪費一半),三個的話默認為Raid5(互備,存儲空間浪費三分之一)。
至於需不需要Raid以及如何使用,各個的區別,這塊內容也比較多,各種說法也比較多,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一下,如果是小白,建議直接使用默認方式即可。
設置卷的名稱。
檢查設置無誤后點擊【完成】即可(強調:創建過程中會清空磁盤所有數據)。
等待創建完成即可,完成后如下無所示。
下面對另外的兩個磁盤建立存儲池以及在其上建立卷。
選擇【新存儲池】,進入創建存儲池向導。
點擊【下一步】,繼續操作。
選擇磁盤以及Raid方式。
選擇存儲池使用警戒值,如果存儲使用超出該警戒值,則會報警,如果自己對存儲情況比較了解,可以不進行設置。
查看摘要信息,確認無誤后進行創建(強調:創建過程中會清空磁盤所有數據)。
等待創建完成即可。如果使用了Raid的方式,會在后台創建任務,進行一些同步等設置,該操作比較慢,往往需要好幾個小時,讓其在后台運行即可,可以通過任務按鈕查看其具體進度。
完成后會提示相關信息並給出創建新卷的快捷按鈕,點擊【新卷】進行新卷創建。
采用默認的厚卷方式。
設置名稱以及存儲量(注意別超過設置的警戒值,否則會報警)。
對設置信息進行確認。
等待創建完成即可。
五、常用參考網站
因為個人也是新手,第一次接觸使用NAS,這里介紹一下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常用的網站,供小白學習。
1、官方網站,最權威的,有常見問題、兼容列表、相關軟件下載等,另外提供想用手冊文檔,可以當做工具書來使用。
2、什么值得買,我的NAS就是在這里種草的,里面的教程比較詳細。
3、知乎、簡書,個人比較喜歡的網站,上面的文章也值得學習。
4、嗶哩嗶哩,如果要看視頻教程的,可以在嗶哩嗶哩上找一找。
六、總結
羅羅總總寫了不少,不過文章沒有太大深度,只是從一個小白角度羅列介紹自己對NAS的接觸以及體驗,后續會根據自己使用情況,慢慢整理外網訪問、下載、圖片管理等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