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遠程連接與常用命令


X windows (圖形用戶接口)做為linux的圖形界面的插件存在,不是必須的。如果是玩圖形的話,unbuntu linux的圖形界面做的比較華麗,它偏向於個人用戶。

 

如何遠程連接linux

     首選,我們需要獲得linux的IP地址。

這里我們登錄centOS(在上一篇《linux的安裝與硬盤分區》的基礎上講解)后,右擊桌面“打開終端口” -------敲入:ifconfig 命令查看本機IP

我用紅線標注的就是linux系統的ip地址。

 

     下面我們來選擇遠程登錄工具。

 

     遠程登錄工具多如牛毛,你可使用任意自己順手的遠程登錄工具,筆者這里給新手推薦兩個: 

     PuTTY :免費,很小(才幾百KB),操作簡單,支持ssh1和ssh2(協議),基本滿足需求。

     SecureCRT : 收費,相比PuTTY來說體積要大些,十幾MB,體積大所帶來的就是功能強大,界面沒那么丑陋,支持SSH(ssh1和ssh2)telnet 和rlogin 協議等,是一款用於連接運行包括WindowsUNIX和VMS的遠程系統的理想工具。

     筆者用第一款,工具介紹,方法一樣。

小知識:

         SSH協議,類似ftp 、telnet協議,但ftp、telenet是明文傳輸,SSH傳輸過程中對數據庫進行加密,所以更為安全,另一個特點是,對傳輸的數據進行打包,使數據以更小的體積在網絡上傳輸。

 

 

   點擊Open 按鈕,進行登錄,要求輸入用戶名(root)回車,密碼(輸入過程不顯示*號)如果用戶名密碼正確,則成功登錄。

PuTTY終端亂碼問題解決辦法: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3aed632e5f00ae701080913a.html

 

=====================================華麗分割線=======================================================

linux常用命令

     關於學習linux的命令的學習,相信沒有人上來就抱着linux命令大全看吧!那么多命令累死你。而且不好記憶,容易忘記。我的方法是用到什么記什么。不會就查用得多了自然就記到了。

     小竅門:不知道有多少人用過類似有道筆記的小工具,你可以將常用的一些命令保存到筆記中加上說明,操作的時候用上哪個就查哪個。不用刻意去記。

   下面列出新手必知的命令:

 

 

文件夾之間切換

 

ls     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及文件夾   
cd /user 打開user文件夾
如果不知道要打開的文件夾全稱或名過長,可以按tab鍵盤自動補齊,如:cd /u + table鍵,系統自動幫我們補齊成 /user
cd .. (后面空格加兩點)返回上一級目錄

 

超簡單,記好上面幾個在文件夾之間到處跳已經沒問題了。

 

文件的操作

復制代碼
創建
mkdir  test    創建文件夾
touch test.txt 創建文件
編輯
vi test.txt  打開test.txt文件

c 按鍵盤上C鍵從只讀狀態切換為編輯狀態
Esc 從編輯狀態切換為只讀狀態
:q 是退出(文件沒發生更改時)
:q! 不保存退出(文件發生改變時)
:wq 保存並退出

復制
cp test.txt test2.txt 把test.txt文件當前文件夾下復制出個test2.txt

cp test.txt /hzh/test 將test.txt 復制到/hzh/test 目錄下

刪除
rm aa.txt 刪除aa.txt文件
rm -r bb 刪除bb目錄(包括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移動
mv dd.txt .. 將dd.txt文件移動上一級目錄(注意尾部的兩個點)
mv bb.txt /hzh/test/ 將bb.txt文件移動到hzh/test/目錄下

改名
mv dd.txt dd2.txt 將dd.txt改名為dd2.txt

查找
locate aa.txt 查整個系統中的aa.txt文件,locate\slocate命令 后面跟文件或文件夾。不過在執行這個命令之前要先更新數據庫,所以選執行 updatedb 命令。
復制代碼

怎么樣?!只要記好上面幾個命令,恭喜你!你都已經會文件及文件夾的增、刪、改、查、移 了。

 

 

查看系統信息命令

復制代碼
df -lh  查看磁盤信息

lsb_release -a 查看系統所有版本信息

free 查看內存信息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34536 294568 739968 0 15636 174944
-/+ buffers/cache: 103988 930548
Swap: 1052248 0 1052248
下面是對這些數值的解釋:
  total:總計物理內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個進程共享的內存總額。
  Buffers/cached:磁盤緩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不多解釋了。 


ps 查看當前運行的進程
kill -9 QQ.exe 終止進程,-9表示強迫進程立即停止
復制代碼

 

 

關機命令

shutdown now  立刻關機
shutdown +5 5分鍾后關機
shutdown 23:10 設置系統在23點10分時關機
shutdown -r now 立刻關閉系統並重新啟動


管道的概念:
    
連接前面的輸出與后面的輸入

   比如,我要先脫衣服再睡覺。我可以分兩個命令執行,1。脫衣服 2。睡覺。但是通過管道,我可以把兩步寫在一起:脫衣服 | 睡覺。當然我也可以把三四個步驟(命令)寫在一起,但前一個命令必須是后一個命令的前提條件。像我舉的那個例子,我不可能先睡覺再脫衣服。

例:
ls -l | more   -l把顯示所以結果,“|” 連接, more進行分屏顯示

    linux命令何其多啊,學不完,如果像了解某個命令的用法可以在某個命令后面跟 --help 查看參數。我的觀點是用到哪個谷歌哪個,然后記錄到筆記本方便以后查用。

小巧虛擬機VMware 下載地址: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fnngj/4079532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