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關於struct和class的區別,可以看上一篇文章:c ++ class和struct[轉]
結構體成員列表初始化,來個例子: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cstdio> 3 using namespace std; 4 struct Child{ 5 string name, fun; 6 int age; 7 Child(string name):fun("Cry!"), age(0){//初始化fun和age 8 this->name = name; 9 // name = name; 錯誤示例 10 }; 11 }; 12 struct Adult{ 13 string name, fun; 14 int age; 15 Adult():fun("Fly!"), age(0x3f3f3f){//初始化fun和age 16 this->name = "God"; 17 // name = name; 錯誤示例 18 }; 19 }; 20 int main() 21 { 22 Child baby("XXX Ritian"); 23 cout<<"name: "<<baby.name<<endl; 24 cout<<"fun: "<<baby.fun<<endl; 25 cout<<"age: "<<baby.age<<endl<<"----------------------\n"; 26 Adult girl; 27 cout<<"name: "<<girl.name<<endl; 28 cout<<"fun: "<<girl.fun<<endl; 29 cout<<"age: "<<girl.age<<endl; 30 return 0; 31 } 32 33 /* 34 name: XXX Ritian 35 fun: Cry! 36 age: 0 37 ---------------------- 38 name: God 39 fun: Fly! 40 age: 4144959 41 */
下面fork一個不錯的文章介紹類的構造函數列表初始化,其實都一樣,一通百通
----------------------------------------------------------------------------------------------------------------------
構造函數初始化列表以一個冒號開始,接着是以逗號分隔的數據成員列表,每個數據成員后面跟一個放在括號中的初始化式。例如:














上面的例子中兩個構造函數的結果是一樣的。上面的構造函數(使用初始化列表的構造函數)顯式的初始化類的成員;而沒使用初始化列表的構造函數是對類的成員賦值,並沒有進行顯式的初始化。
初始化和賦值對內置類型的成員沒有什么大的區別,像上面的任一個構造函數都可以。對非內置類型成員變量,為了避免兩次構造,推薦使用類構造函數初始化列表。但有的時候必須用帶有初始化列表的構造函數:
1.成員類型是沒有默認構造函數的類。若沒有提供顯示初始化式,則編譯器隱式使用成員類型的默認構造函數,若類沒有默認構造函數,則編譯器嘗試使用默認構造函數將會失敗。
2.const成員或引用類型的成員。因為const對象或引用類型只能初始化,不能對他們賦值。
初始化數據成員與對數據成員賦值的含義是什么?有什么區別?
首先把數據成員按類型分類並分情況說明:
1.內置數據類型,復合類型(指針,引用)
在成員初始化列表和構造函數體內進行,在性能和結果上都是一樣的
2.用戶定義類型(類類型)
結果上相同,但是性能上存在很大的差別。因為類類型的數據成員對象在進入函數體前已經構造完成,也就是說在成員初始化列表處進行構造對象的工作,調用構造函數,在進入函數體之后,進行的是對已經構造好的類對象的賦值,又調用個拷貝賦值操作符才能完成(如果並未提供,則使用編譯器提供的默認按成員賦值行為)
Note:
初始化列表的成員初始化順序:
C++初始化類成員時,是按照聲明的順序初始化的,而不是按照出現在初始化列表中的順序。
Example:









你可能以為上面的代碼將會首先做m_y=I,然后做m_x=m_y,最后它們有相同的值。但是編譯器先初始化m_x,然后是m_y,,因為它們是按這樣的順序聲明的。結果是m_x將有一個不可預測的值。有兩種方法避免它,一個是總是按照你希望它們被初始化的順序聲明成員,第二個是,如果你決定使用初始化列表,總是按照它們聲明的順序羅列這些成員。這將有助於消除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