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招面試總結


老公司架構調整,調整后的工作內容和自己的職業規划不符,就離開了。碰巧有同學在騰訊,叫他幫忙內推去面試了一下,第一次只面完了四面,在總經理面前表現不是很好,四面沒有通過,不過整個流程下來,覺得騰訊的社招面試還真的挺有含量的,去面試了,不過也沒有通過,對自己的前一階段的工作都是很好的總結和提升的機會。

我覺得面試流程跟面試的崗位還是有挺大的相關性,不過我覺得研發的崗位應該都是大同小異,下面就我總結的面試經歷總結如下。

1:做簡歷,簡歷不要做的太難看,因為自己是打算找同學內推面試,太難看有時候丟的不是自己的臉,還拉同學下坑,所以在這方面下點功夫

鏈接是我的簡歷,供參考

2:聯系同學找內推,根據五度關系,我覺得找到一個騰訊的同學應該不是問題,然后跟同學說明自己想要的崗位,叫同學幫忙看下有沒有合適的崗位

我第一次面試的是:數據分析工程師,自己的項目經歷和這個崗位的匹配度還是挺高的,簡歷做的自認為還不錯,所以簡歷篩選應該沒什么問題。

3:然后接下來,如果順利的話,至少會有無論面試,不過很遺憾第一次至少面完了四面,下面主要講一下面試的內容。

面試准備

項目經歷

面試必不可免問到自己的項目經歷,所以對於自己的項目,要有足夠程度的熟悉,保證不會出現簡單的問題就把你問倒的情況為止。

相關知識

  • 編程語言:知道有一門自己的常用語言,幾門輔助的語言;常用語言最好是精通的等級,知道語言的特性和不足
  • 開發工具或者常用的庫或者依賴:總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東西來展示最近的實力
  • 崗位要求的相關知識:比如我要面試的崗位,有很多算法的要求,這些你知道要知道,我自己的原則是:簡單的一定要理解透,復雜的要知道,懂事最好

幾個必問的問題:

  • 為什么離開上一家公司?:我是因為老公司架構調整,調整后的工作內容和自己的職業規划不符,就離開了;事實上,確實也是,我本來打算在老公司鍛煉兩三年再做考慮的,沒想到啊;這個問題在每一輪面試都會被問道,所以還是想好怎么回答吧
  • 自我介紹:其實自我介紹很重要,是你跟面試官怎么開始話題的關鍵,因為我知道第一個問題基本是必問的,所以我一般就直接說我為什么要離開上一家公司。或者直接反問一下面試官有什么想了解的嗎?如果面試官有回答他自己想要了解的方面,就直接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沒有的話,就說下為什么離開上一家公司?或者直接主要研究或者工作的方向。我覺得興趣愛好這些在hr面的時候說比較合適,當然了,跟技術相關的愛好可以在技術面的時候說。總之一句話,自我介紹要看面試官是誰決定,而不是千篇一律
  • 說下你做了什么:也是必問項,所以還是好好准備自己的項目經歷的,最好寫好背熟,在一二三面的過程中面試官想了解的層次不一樣。

一面組員

開始的隨便聊聊,問下常規必問的問題,我總體覺得,組員面試隨意性比較強,想到什么就問什么,基本會問到他自己不懂為止

比如我說的決策樹模型用到的xgboost,他說他們也用,然后就問xgboost的特性,為什么選擇xgboost而不是其他;xgboost的優點;xgboost常用的調參參數有哪些;基本會一直問下去,直到他自己也不懂為止。

所以建議:對自己的項目(至少有一個)要很熟悉,最好到比較高的等級,比如調優,而不是簡單的碼代碼。

我一面的時候沒有考什么題目,也不需要寫代碼啥的。

二面組長

上來先是一個自我介紹,然后我問他有什么想了解的嗎?他說說下你的項目吧,然后我就開始了。突然覺得,面試官之所以問你自我介紹,可能完全是不知道怎么跟你開始話題,習慣性而拋出的問題,你要做的可能只是接下他的話,然后開始你們整個面試的交流過程,他不一定要聽你的自我介紹,個人感覺,哈哈。

組長了解的內容和組員有很大的不一樣,表現的是不會對你一個具體用到的框架追問下去,組長比較關注的是這個項目整體的上下游以及業務需求。考察的是你平常有沒有去關心自己做的項目的上下游或者業務需求,是不是一個只是整體碼代碼的程序猿。

一面和二面會考一些筆試題,二面完之后,在等三面的時候跟一面的組員聊天的時候問起為什么是組長考我筆試題,他說他跟組長說他沒有考,所以組長考了。所以筆試應該在一面或者二面會考察一些。

三面總監

一開始還是那幾個必問的問題,不同的是,總監問項目經歷的時候,問的層次更高了,都是基於整體架構思考的層次,具體的表現就是:你們的項目是為了完成什么,效果怎么樣,跟業界相比怎么樣?了解的層次由公司內部向業內拓展,考察的是你做的項目的意義。

 總監問了我三個問題,我總結了一下,都是基於全局思考的問題,我也簡單說一下吧

1:甲、乙兩地相距S,火車A以20的速度從甲開向乙,火車B以15的速度從乙開向甲,A上有一只小鳥以30的速度和A同時出發,小鳥碰到另一輛火車的時候立刻調頭,問:

火車AB相遇的時候,小鳥飛了多少距離?

問題很簡單:答案是S/(20+15)*30

我覺得這個問題迷惑人的地方有幾個:距離不具體,速度具體,面試的時候緊張很容易陷入繁雜的過程中去。或者相遇的時候,實際上小鳥也是在那個位置,問題也會誤導你思考的方向。

正確的思路參考:AB相遇所需的時間就是小鳥飛行的時間,時間*速度即是小鳥飛行的距離。

2:一個人9塊錢買了一只雞,十塊錢賣了出去,覺得虧了,又11塊錢買了進來,最后14塊錢賣了出去,問這個人是賺了還是虧了多少錢?

問題很簡單:收入24,支出20,賺了4塊錢。

不過你要是一步步的算,答案也行,不過我覺得不是面試官想看到的。

 3:64匹馬,8個跑道,要比賽幾次才能找到最快的4匹馬,不能記錄每匹馬的速度?

簡單的思路:8+4+2+1=15次(每次8匹 馬比賽,每次淘汰4匹,也就是一半)

然后面試官問,有什么可以優化的地方嗎?

這也是 面試比較坑的地方,你不知道那些信息是可以用的,所以想了一會,還是想不到什么優化的地方,因為根本沒有什么可用的信息?

所以,當你想不出來的時候,你就跟面試官說你為什么想不出來,這個時候面試官一般會提示一下還有那些可用的信息

面試官說:一次比賽的快慢的相對信息是可以知道的

這樣的話,首先用一開始八次比賽的第一名比賽,最快的四匹馬肯定是在這八個第一名里最快的那四匹馬對應的隊列里面,所以再比賽一次,就可以選出最后的16匹馬了

接下來就是在那四匹馬對應的隊列里面的這16匹馬里選出最快的4匹馬,這四個隊列按照第一名的快慢排列如下

1:O O O O

2:O O O *

3:O O * *

4:O * * *

可能的情況:

每個隊列的最快就是最快的四匹馬

1,2,3的某一個的第二名是最快的四匹馬

1,2 的某一個的第三名是最快的四匹馬

隊列1的四匹馬就是最快的四匹馬

所以可以知道有可能要比賽的馬一共有10匹,上圖的O,*是不可能是最快的四匹馬之一 

所以最壞的情況是在需要比賽兩次,也就是8+1+2=11次

第十次可以考慮選3+2+2+1這八匹馬跑

最好的情況隊列4的第一名比其他隊列的第二名|隊列3的第二名比1,2的第二名好隊列4的第一名都快,這樣只需要比賽多一次就可以找到最快的4匹馬了。

 

這個問題是總監問的最復雜的問題,一句話,不要害怕,思考過后沒有思路可以請求提示一下,我覺得筆試和面試不同的就在於此,筆試可能只會看結果,面試看的是思路

 

四面總經理

哎,雖說是傷心事,不過還是說一下。

開始還是常規的那些交流,和前面三面不同的是,一二三面都是面對面的聊天,比較隨意,四面是在總經理的辦公室,里面有一個可以寫寫畫畫的地方,對於你做的那些項目你要展示一下,最好還考了一個開放性題目,也是我表現最不好的地方。所以四面考研的是一個人的全面的綜合實力。

 說實在的,我確實沒想到四面是這樣一種形式的面試,感覺就跟做匯報一樣,應該就是做匯報的形式,所以你最好有做項目展示的打算。

總經理考了一個電梯規划問題:一個五星級酒店,50層*每層50間房*每個房間住一人,假如你是設計師,你覺得需要多少個電梯?

我第一反應就楞了,我還真的沒有去過五星級酒店,五星級酒店的要求是什么?然后我就傻逼了

我錯誤的假設五星級酒店的服務是很高級的,就是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讓客人等超過一分鍾,然后我就說了一個應該是超級浪費的想法,絲毫沒有考慮成本的問題,所以,我就沒有通過面試了。 

 不過回來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的描述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就是領導交給你的任務的樣子,對比前面的一二三面,問題是越來越寬松,

從一開始的組員具體一個庫問到參數調優,到組長的上下游,再到總監業界對比,到總經理的項目匯報,對人的考察是越來越高級,考察的能力也是從一開始的技術到匯報工作,以及整體結構的思考,果然是考察的很全面。

我覺得,總經理面試的難點在於兩點:

1:匯報工作的能力

2:整體架構,特別是成本(電梯的個數)和用戶體驗方面 (客人等電梯的時間)的平衡。

最后說一下這個電梯問題吧,雖然我還是不知道實際應該怎么做?

1:首先是電梯是使用場景,(應急|日常|小眾),電梯是日常用的,我犯錯的地方在於極端化了,我的設想是在緊急情況&全部住滿人&在極端時間內把人全部運到一樓,這樣的想法就是不合理的,因為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幾乎為零,並且,緊急情況不能坐電梯,真是傻了

2:成本考慮,電梯的閑置率很高,酒店的用電梯的高峰期基本會在一到兩個小時之間,盡量滿足高峰期

3:設計考慮,高低層電梯避免頻繁停層

綜合這三點,下面說下自己應該給出的方案

電梯分布,50間房,有五個電梯口應該可以夠浪費了

高低層,就假設是25+25吧,這樣就至少需要5*2十個電梯了

最后我們考慮一下,每個電梯口需要多少個電梯吧

酒店的上客率,假設是50%,一個電梯口需要負責運送10房*1人*25層*50%=125人

假設高峰期是1個小時,那么平均每分鍾有125/60≈2人等電梯

假設電梯的往返時間是2分鍾,考慮停層需要的時間,以及可能一分鍾出現2人以上(不同樓層),在盡量保證客人等候時間不超過一分鍾的前提下,同時考慮上下的關系,設置兩個電梯是比較合理的,

所以總的電梯數是

5個電梯口*分為高低層2*2個=20個電梯

 

最后去了騰訊視頻P2P下載組,去做數據分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