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象池技术其实蛮常见的,比如线程池 数据库连接池 他们的特点是:对象创建代价较高 比较消耗资源 比较耗时 比如 mysql数据库连接建立就要先建立 tcp三次握手 发送用户名 密码 进行身份校验 权限校验等很多步骤才算是 db连接建立成功 要是每次使用的时候才去创建会比较影响性能,而且也不能无限制的创建太多 所以,这种对象使用完后不立即释放资源,一般是先放到一个池子里暂存起来,下次就能直接从池子里 ...
2021-07-11 14:57 0 232 推荐指数:
...
Java对象的生命周期分析 Java对象的生命周期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对象的创建,对象的使用,对象的清除。因此,对象的生命周期长度可用如下的表达式表示:T = T1 + T2 +T3。其中T1表示对象的创建时间,T2表示对象的使用时间,而T3则表示其清除时间。由此 ...
Java对象池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 单例模式是限制了一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对象池模式则是限制一个类实例的个数。对象池类就像是一个对象管理员,它以Static列表(也就是装对象的池子)的形式存存储某个实例数受限的类的实例,每一个实例还要加一个标记,标记该实例是否被占 ...
对象池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对象缓存手段。’对象’意味着池中的内容是一种结构化实体,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面向对象中的对象模型;’池’(或动词池化)意味着将有生命周期的对象缓存到’池子’中进行管理,即用即取。缓存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提升性能,对象池技术的目的也即如此。所以,对象池技术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将具有 ...
commons-pool2源码走读(四) 对象池实现GenericObjectPool 2018年05月27日 18:24:56 蓝墨49 阅读数 1787 ...
https://blog.csdn.net/tiane5hao/article/details/85957840 文章目录 先写一个简单通用的对象池 通过上面的通用池实现 ...
对象池概述: 对象池模型创建并拥有固定数量的对象,当程序需要一个新的对象时,如果对象池中有空闲对象,则立即返回,否则才创建新的该类对象。当一个对象不再被使用时,其应该应该将其放回对象池,以便后来的程序使用。由于系统资源有限,一个对象池模型应该指定其可容纳的最大对象数量。当达到该数量时 ...
序言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几篇篇讲述内存池技术的文章,有一篇是有IBM中国研发中心的人写的,写的不错~~文章地址在本篇blog最后。原文的讲述比我的要清晰很多,我在这只是把我的一些理解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为什么要使用内存池技术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1、减少n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