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以太网中,为什么要有最小帧长度和最大帧长度的限制? 以太网(IEEE 802.3)帧格式: 1、前导码:7字节0x55,一串1、0间隔,用于信号同步 2、帧起始定界符:1字节0xD5(10101011),表示一帧开始 3、DA(目的MAC):6字节 4、SA(源MAC ...
遇到的问题:以太网的数据帧封装如下图所示,包含在IP数据报中的数据部分最长应该是 字节 A. B. C. D. 答案:C 原因: 以太网 IEEE . 帧格式: 前导码 前同步码 : 字节 x ,一串 间隔,用于信号同步 帧开始定界符: 字节 xD ,表示一帧开始 DA 目的MAC : 字节 SA 源MAC : 字节 类型 长度: 字节, 保留为长度域值, 保留为类型域值 x xFFFF 数据: ...
2019-01-28 17:25 0 3985 推荐指数:
在传统以太网中,为什么要有最小帧长度和最大帧长度的限制? 以太网(IEEE 802.3)帧格式: 1、前导码:7字节0x55,一串1、0间隔,用于信号同步 2、帧起始定界符:1字节0xD5(10101011),表示一帧开始 3、DA(目的MAC):6字节 4、SA(源MAC ...
以太网(IEEE 802.3)帧格式:1、前导码:7字节0x55,一串1、0间隔,用于信号同步2、帧起始定界符:1字节0xD5(10101011),表示一帧开始3、DA(目的MAC):6字节4、SA(源MAC):6字节5、类型/长度:2字节,0~1500保留为长度域值,1536~65535保留 ...
0 引言 以太网帧长度不能小于64字节这个要求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要问为什么,应该有些人就答不上来了,用就是了呗~这样不好,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咳咳,不装B。其实在下也是最近把《计算机网络》翻出来看,正好看到了,就拿出来记录一波。 问:到底为什么以太网帧长度不能小于64字节呢? 答 ...
转: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b34cfee0102wjfo.html 在编写arp请求程序的时候,struct arpMsg 结构体的最后一个成员是u_char pad[18],这个成员是防止arp报文小于64字节而添加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个要求 ...
讨论以太网的帧长,就不得不先提一下以太网的大名鼎鼎的CSMA/CD协议。 1.1 CSMA/CD协议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ed 的缩写,可把它翻成“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或“带有冲突检测 ...
摘自:https://blog.csdn.net/farmwang/article/details/64130760?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_t0.none ...
为什么以太网数据帧最小位64字节 以太网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采用尽力传输的机制。以太网CSMA/CD我就不多讲了,我相信大家都了解这个原理。 以太网是不可靠的,这意味着它并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收到自己发出的数据包,但如果他发出的数据包发生错误,他会进行重传。以太网的错误主要是发生碰撞,碰撞 ...
OSI模型及TCP/IP: 数据封装: 应用数据需要经过TCP/IP每一层处理之后才能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端,每一层上都使用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彼此交换信息。不同层的PDU中包含不同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