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理解 在进行网络编程时,我们常常见到同步(Sync)/异步(Async),阻塞(Block)/非阻塞(Unblock) 四种调用模式: 同步:所谓同步,就是在发出一个功能调 ...
I O模型 完成端口 设计目的: 常见的网络通信分为两种:同步和异步。 在同步通信中,每一次接受数据都会导致主线程的挂起,从而阻塞住了其他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常会采取同步通信 多线程的策略,即为每一个连入的Socket分配一个线程。然而随着连入的Socket的数量的增加,线程的数量也在增加,这样CPU则需要不停地进行线程的切换,因此难以成为高性能的服务器程序。 异步通信则可以把接收数据这 ...
2014-09-21 20:44 0 3055 推荐指数:
1.概念理解 在进行网络编程时,我们常常见到同步(Sync)/异步(Async),阻塞(Block)/非阻塞(Unblock) 四种调用模式: 同步:所谓同步,就是在发出一个功能调 ...
1.选择(select)模型:选择模型:通过一个fd_set集合管理套接字,在满足套接字需求后,通知套接字。让套接字进行工作。避免套接字进入阻塞模式,进行无谓的等待。选择模型的核心的FD_SET集合和select函数。通过该函数,我们可以们判断套接字上是否存在数据,或者能否向一个套接字写入数据 ...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阅读的是《UNIX网络编程:卷一》,书里是以UNIX为中心展开描述的,根据这部分知识,在网上参考了部分资料。以Linux为中心整理了这篇博客。 Linux的I/O模型 和Unix的I/O模型基本一致,Linux下一共有5种I/O模型[1] 阻塞式I/O模型 ...
一、关于I/O模型的引出 我们都知道,为了OS的安全性等的考虑,进程是无法直接操作I/O设备的,其必须通过系统调用请求内核来协助完成I/O动作,而内核会为每个I/O设备维护一个buffer。如下图所示: 整个请求过程为: 用户进程发起请求,内核接受到请求后,从I/O ...
1.事件选择模型:和异步选择模型类似的是,它也允许应用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套接字上,接收以事件为基础的网络事件通知。对于异步选择模型采用的网络事件来说,它们均可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事件选择模型。事件选择模型和异步选择模型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网络事件会投递至一个事件对象句柄,而非投递至一个窗口例程。2.创建事件 ...
1.适用于除Windows CE之外的各种Windows平台.在使用这个模型之前应该确保该系统安装了Winsock2.重叠模型的基本设计原理是使用一个重叠的数据结构,一次投递一个或多个Winsock I/O请求。在重叠模型中,收发数据使用WSA开头的函数。2.WSA_FLAG_OVERLAPPED ...
目录: 《I/O模型之一:Unix的五种I/O模型》 《I/O模型之二: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I/O模型之三:两种高性能 I/O 设计模式 Reactor 和 Proactor》 《I/O模型之四:Java 浅析I/O模型 ...
输入输出接口 高速的微处理器与低速的外设能够协调的工作,需要有一个具有数据 缓冲和锁存能力、数据格式转换能力、定时控制能力并且能够提供外设状态的连接电路,我们把它叫做输入输出接口。 I/O接口应具有以下的功能: (1)地址译码 CPU通过给接口分配地址识别接口,并通过地址总线将地址信息传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