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C#设计模式(15)——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一 前言 之前一直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关于设计模式系列一直没更新,最近项目中发现,对于设计模式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对于设计模式的应用那更是重要,可以说是否懂得应用设计模式在项目中是衡量一个程序员的技术水平,因为对于一个功能的实现,高级工程师和初级工程师一样都会实现,但是区别在于它们实现功能的可扩展和可维护性,也就是代码的是否 优美 可读。但是,要更好地应用,首先就必须了解各种设计模式和其应用场 ...

2014-09-07 23:14 3 15932 推荐指数:

查看详情

C#设计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一、概述通常来说,“行为请求者”与“行为实现者”是紧耦合的。但在某些场合,比如要对行为进行“记录、撤销/重做、事务”等处理,这种无法抵御变化的紧耦合是不合适的。在这些情况下,将“行为请求者”与“行为实现者”解耦,实现二者之间的松耦合就至关重要。命令模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二、命令模式 ...

Wed Dec 18 07:41:00 CST 2019 0 397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一.什么是命令模式命令模式,封装了方法调用细节,以解耦请求者与执行者,具体流程如下: 1.从请求者(客户)的角度看 请求者(客户)发出请求 -> 调用者(系统)构造命令对象封装请求 -> 调用者调用命令对象的指定方法(请求被执行) 很明显,请求者根本不知道执行者是谁,更不 ...

Sat Sep 13 20:07:00 CST 2014 6 990
C#设计模式之十四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行为型】

一、引言 今天我们开始讲“行为型”设计模式的第二个模式,该模式是【命令模式】,又称为行动(Action)模式或交易(Transaction)模式,英文名称是:Command Pattern。还是老套路,先从名字上来看看。“命令模式”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称,我的理解是,可能是一种行为或者一个操作 ...

Tue Nov 21 23:18:00 CST 2017 4 3067
使用C# (.NET Core) 实现命令设计模式 (Command Pattern)

本文的概念内容来自深入浅出设计模式一书. 项目需求 有这样一个可编程的新型遥控器, 它有7个可编程插槽, 每个插槽可连接不同的家用电器设备. 每个插槽对应两个按钮: 开, 关(ON, OFF). 此外还有一个全局的取消按钮(UNDO). 现在客户想使用这个遥控器来控制不同厂家的家用电器 ...

Sat Apr 14 19:54:00 CST 2018 2 1723
深入浅出设计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模式动机 在软件设计中,我们经常需要向某些对象发送请求,但是并不知道请求的接收者是谁,也不知道被请求的操作是哪个,我们只需在程序运行时指定具体的请求接收者即可,此时,可以使用命令模式来进行设计,使得请求发送者与请求接收者消除彼此之间的耦合,让对象之间的调用关系更加灵活。命令模式可以对发送者 ...

Wed Dec 31 18:54:00 CST 2014 0 2402
设计模式(六):控制台中的“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今天的博客中就来系统的整理一下“命令模式”。说到命令模式,我就想起了控制台(Console)中的命令。无论是Windows操作系统(cmd.exe)还是Linux操作系统(命令行式shell(Command Line Interface shell ,即CLI shell)都有命令行程序。说白了 ...

Tue Apr 26 17:31:00 CST 2016 0 1569
C#设计模式系列:命令模式Command

1、命令模式简介 1.1>、定义   命令模式的目的是解除命令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紧密耦合关系,使二者相对独立,有利于程序的并行开发和代码的维护。命令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将其作为命令发起者和接收者的中介,而抽象出来的命令对象又使得能够对一系列请求进行操作,如对请求 ...

Tue Apr 08 19:41:00 CST 2014 0 4749
C#设计模式——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一、概述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有时会碰上许多对象互相联系互相交互的情况,对象之间存在复杂的引用关系,当需求更改时,对系统进行修改将会非常困难。为了对系统的对象进行解耦,可以引入一个间接层来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中介者模式。 二、中介者模式 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 ...

Mon Apr 15 06:24:00 CST 2013 3 2057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