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属性和域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事物常常取若干特性来描述,这些特性成为属性(Attribute)。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对应一个值的集合,成为该属性的域(domain)。一般在关系数据模型中,限制所有的域都是原子数据(atomic data)。例如,整数、字符串是原子数据,而集合、记录、数组是非 ...
目录 数据库发展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理论关系模型SQL概述 数据库发展 数据库发展过程: 三个时期比较: 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 三个要求: 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社会 容易为人所理解 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两类: 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重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逻辑模型 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包括: 层次模型 hierarchical 网状模型 NetWork Model ...
2012-07-12 19:19 0 5926 推荐指数:
1.属性和域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事物常常取若干特性来描述,这些特性成为属性(Attribute)。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对应一个值的集合,成为该属性的域(domain)。一般在关系数据模型中,限制所有的域都是原子数据(atomic data)。例如,整数、字符串是原子数据,而集合、记录、数组是非 ...
SQL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其功能并不仅仅是查询。SQL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1974年Boyce和Chamberlin提出,首先在IBM 公司的关系数据库 ...
规范化理论的通俗解读: 一、关系依赖 函数依赖:X—>Y,即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 例:学号—>姓名 #学号决定姓名 平凡函数依赖:X—>Y,但X包含Y (Y包含于X)。 例:(学号,课号)—> ...
目录 第6章:关系数据库理论(考研重点) 6.1、问题的提出 6.2、规范化 6.2.1、关系的规范化概述 6.2.2、数据依赖 6.2.3、函数依赖 6.2.4、码 6.2.5 ...
定义: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表示一个关系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的合理化程度。 关系模式的范式主要有4种,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和BCNF范式。满足这些范式条件的关系模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避免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 符合高一级范式的设计 ...
1、关系数据库概述 1.1 关系数据库的产生历史 2、关系数据模型 2.1 组成要素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 2.2 关系数据结构 2.2.1 表(Table) 2.2.2 关系(Relation) 2.2.3 关系的三种 ...
转载自:http://blog.jobbole.com/100349/ 这篇文章大约分为3个部分: 底层和上层数据库组件概况 查询优化过程概况 事务和缓冲池管理概况 回到基础 SQL SERVER体系架图(但本文不限于此) 很久很久 ...
来源 《数据库系统原理》 第二节 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作为一种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同样包含三个组成要素,分别是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 一、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即关系。在关系模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