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使用HTML5技术实现Otsu算法(大津法)

本文主题 情人节在网上看到国外JS牛人利用HTML 技术实现的一朵玫瑰花,深切的感受到HTML 技术的强大。本着学习的态度看了一下那朵玫瑰花的源代码,其中用到的HTML 技术是canvas标签,于是灵光一现,想试一下能不能进行图像处理,结果成功了,再次介绍一下经验。 本文的思路是获取一张带有验证码的图片,然后对其进行灰度化操作,完成后对其使用Otsu算法进行二值化操作,最后输出二值化的图片,其效果 ...

2012-02-24 10:28 1 2852 推荐指数:

查看详情

---OTSU算法

简介: 大OTSU)是一种确定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的算法,由日本学者大于1979年提出。从大的原理上来讲,该方法又称作最大类间方差,因为按照大求得的阈值进行图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与背景图像的类间方差最大(何为类间方差?原理中有介绍)。 OTSU算法 OTSU算法也称最大类间差 ...

Fri Feb 10 19:23:00 CST 2017 2 44176
Otsu图像分割算法(大算法

OTSU算法是由日本学者OTSU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的高效算法。(大算法)。不过OTSU比较适合前景和背景像素值差距比较大的图像,如果图像复杂、细节多、近色的话,OTSU算法效果不好。 阈值将原图像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像。前景:用n1,csum,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 ...

Tue Mar 30 02:08:00 CST 2021 0 287
图像二值化----otsu(最大类间方差、大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是由日本学者大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 ,简称OTS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2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2部分差别变小。因此,使类间 ...

Sun Apr 10 22:18:00 CST 2016 0 2068
【智能车】摄像头算法理论(2)——OTSU与谷底最小值

1、OTSU简述 在进行图像的二值化时需要选取一个阈值T(Threshold),通常情况下现场调节选取与大选取,显然人工选取并不牢靠,一般选用大分析现场图像,根据环境自适应选取出最为合适阈值,在发车前使用一次大,此后均按照此阈值进行二值化 ...

Thu Feb 04 09:42:00 CST 2021 0 370
Matlab之图像二值化----otsu(最大类间方差、大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是由日本学者大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简称OTS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2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2部分差别变小。因此,使类间方差 ...

Sun Aug 07 06:01:00 CST 2016 0 19360
用OpenCV实现Otsu算法

一、Otsu算法原理 Otsu算法(大或最大类间方差使用的是聚类的思想,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2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灰度级别来划分。 所以可以在二值化的时候采用otsu算法来自动选取阈值进行二值化 ...

Fri Jan 08 07:27:00 CST 2016 0 13569
自适应阈值二值化之最大类间方差(大OTSU)

最大类间方差是由日本学者大(Nobuyuki Otsu)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简称OTS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2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 ...

Thu May 26 07:53:00 CST 2016 3 10352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