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笔记——for和while循环、if条件判断、input输入


循环

要计算1+2+3,我们可以直接写表达式:

>>> 1 + 2 + 3 6 

要计算1+2+3+...+10,勉强也能写出来。

但是,要计算1+2+3+...+10000,直接写表达式就不可能了。

为了让计算机能计算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运算,我们就需要循环语句。

Python的循环有两种,一种是for...in循环,依次把list或tuple中的每个元素迭代出来,看例子: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for name in names: print(name) 

执行这段代码,会依次打印names的每一个元素:

Michael
Bob
Tracy

所以for x in ...循环就是把每个元素代入变量x,然后执行缩进块的语句。

再比如我们想计算1-10的整数之和,可以用一个sum变量做累加:

sum = 0 for x in [1, 2, 3, 4, 5, 6, 7, 8, 9, 10]: sum = sum + x print(sum) 

如果要计算1-100的整数之和,从1写到100有点困难,幸好Python提供一个range()函数,可以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再通过list()函数可以转换为list。比如range(5)生成的序列是从0开始小于5的整数:

>>> list(range(5)) [0, 1, 2, 3, 4]

range(101)就可以生成0-100的整数序列,计算如下

sum = 0
for x in range(101):
    sum = sum + x
print(sum)


第二种循环是while循环,只要条件满足,就不断循环,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比如我们要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可以用while循环实现:

sum = 0 n = 99 while n > 0: sum = sum + n n = n - 2 print(sum) 

在循环内部变量n不断自减,直到变为-1时,不再满足while条件,循环退出。

 

条件判断

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动化的任务,因为它可以自己做条件判断。

比如,输入用户年龄,根据年龄打印不同的内容,在Python程序中,用if语句实现: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根据Python的缩进规则,如果if语句判断是True,就把缩进的两行print语句执行了,否则,什么也不做。

也可以给if添加一个else语句,意思是,如果if判断是False,不要执行if的内容,去把else执行了:

age = 3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else: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teenager') 

注意不要少写了冒号:

当然上面的判断是很粗略的,完全可以用elif做更细致的判断:

age = 3 if age >= 18: print('adult') el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se: print('kid') 

elifelse if的缩写,完全可以有多个elif,所以if语句的完整形式就是: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2>: <执行2> elif <条件判断3>: <执行3> else: <执行4> 

if语句执行有个特点,它是从上往下判断,如果在某个判断上是True,把该判断对应的语句执行后,就忽略掉剩下的elifelse,所以,请测试并解释为什么下面的程序打印的是teenager

age = 20 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if age >= 18: print('adult') else: print('kid') 

if判断条件还可以简写,比如写:

if x: print('True') 

只要x是非零数值、非空字符串、非空list等,就判断为True,否则为False

再议 input

最后看一个有问题的条件判断。很多同学会用input()读取用户的输入,这样可以自己输入,程序运行得更有意思:

birth = input('birth: ')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后') 

输入1982,结果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unorderable types: str() > int() 

这是因为input()返回的数据类型是strstr不能直接和整数比较,必须先把str转换成整数。Python提供了int()函数来完成这件事情:

s = input('birth: ') birth = int(s)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后') 

再次运行,就可以得到正确地结果。但是,如果输入abc呢?又会得到一个错误信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ValueError: invalid literal for int() with base 10: 'abc' 

原来int()函数发现一个字符串并不是合法的数字时就会报错,程序就退出了。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